欢迎访问苏州琴川智库!

智库动态

智库动态

  • 智库负责人参加“新时代新发展座谈会”

    2021-10-01

    ​9月29日,“新时代新发展座谈会”暨苏州新时代文化经济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苏州金鸡湖大酒店举行。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会长、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主任、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原主任滕文生为活动作主旨发言,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顾问、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原主任、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朱之鑫,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顾问、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新闻出版总局原副局长、国家版...

    详细

  • 苏州市政府研究室《调研通报》刊登我校蔡瑞林教授文章

    2021-09-14

    9月8日,苏州市人民政府研究室主办内参《调研通报》2021年第71期(总第302期)刊登我校苏州琴川智库特约研究员蔡瑞林教授文章《苏州现代种业发展的瓶颈与对策研究》。针对当前苏州现代种业发展的瓶颈,蔡瑞林教授提出了振兴苏州现代种业发展的四点对策:一是加强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二是加快种业产业链创新发展;三是精准培植种业龙头企业;四是强化制繁种推广标准建设。 

    详细

  • 学校举行苏州琴川智库建设专家辅导会

    2021-08-31

    8月30日,苏州琴川智库建设专家辅导会在常熟国际饭店举行。南京大学赵曙明教授,吉林大学蔡莉教授,大连理工大学朱方伟教授、王淑娟教授,浙江大学谢小云教授,武汉大学王忠军教授,湖南大学陈收教授,全国MBA教指委王萍主任应邀参加,我校人文社科处、智库部分骨干教师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苏州琴川智库副理事长、商学院院长张国平教授主持。张国平介绍了苏州琴川智库的基本情况,以及近年来围绕智库建设在科学研究、平台建...

    详细

  • 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宣传工作动态》刊登我校浦义俊副教授研究成果

    2021-08-02

    7月28日,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主办内参《江苏宣传工作动态-社科基金成果专刊》2021年第24期刊登我校苏州琴川智库特约研究员浦义俊副教授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江苏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深度融合的机制创新与实现路径研究”研究成果《推进江苏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深度融合的机制与对策》。浦义俊副教授认为江苏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深度融合是江苏率先实现体育强省建设目标的战略选择。针对当前江苏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存在的问题,浦义俊副教授认为要着力打造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耦合机制、...

    详细

  • 苏州市政府研究室《调研通报》刊登我校沈向东老师文章

    2021-08-02

    7月27日,苏州市人民政府研究室主办内参《调研通报》2021年第58期(总第289期)刊登我校苏州琴川智库特约研究员沈向东老师文章《关于振兴苏州碧螺春茶产业的政策建议》。针对当前苏州碧螺春茶产业存在的问题,沈向东老师提出了振兴苏州碧螺春茶产业的三点政策建议:一是构建碧螺春茶标准体系,深挖品牌内涵;二是保护与创新并举,提升碧螺春茶产业链发展水平;三是推进“茶文旅康”融合发展,提高碧螺春茶产业效益。 

    详细

  • 苏州市社科联召开八届四次理事会

    2021-07-25

    7月23日下午,苏州市社科联召开八届四次理事会,增补调整朱小海、杨军、沈宗根3名兼职副主席,听取和审议了苏州市社科联主席刘伯高代表理事会作的工作报告。报告回顾总结了苏州市社科联今年以来的主要工作,明确了下半年的重点工作和重点举措。今年以来,市社科联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明显成效,主要体现在七个方面:聚焦理论武装,扎实开展社科理论工作;加强新型智库体系建设,服务科学决策;推进江南文化研究,助力“江南...

    详细

  • 苏州市社科联领导来我校调研

    2021-07-12

    7月9日下午,苏州市社科联主席刘伯高一行来我校调研苏州琴川智库工作开展情况。校党委副书记周宏,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王任,继续教育学院、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科技产业处、人文社科处相关负责人参加调研座谈会。座谈会由科技产业处、人文社科处副处长施杨主持。施杨汇报了苏州琴川智库工作开展情况及下一步工作打算。刘伯高对我校智库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希望智库在人员、科研经费、办公场地、成果转化等方面加强...

    详细

  • 苏州市政府研究室《调研通报》刊登我校杨书房老师文章

    2021-07-09

    7月1日,苏州市人民政府研究室主办内参《调研通报》2021年第52期(总第283期)刊登我校苏州琴川智库特约研究员杨书房老师文章《加快培育“新工匠精神” 铸造“苏州制造”金字招牌》。杨书房老师认为加快培育“新工匠精神”对铸造“苏州制造”金字招牌具有重要意义,并为此提出了加快培育苏州“新工匠精神”的三点政策建议:一是重塑“新工匠精神”的内涵;二是优化“新工匠精神”制度供给;三是加强“新工匠精神”传播。 

    详细